概述
骶髂关节炎一般为各种原因导致的骶髂关节炎症反应,是以慢性炎症、骨质破坏及骨质增生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主要表现为腰臀部晨僵、疼痛,一般可通过药物缓解疼痛,预后一般良好。
就诊科室
骨科、风湿免疫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Sacroiliac arthritis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有一定遗传倾向
并发疾病
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失眠
治疗周期
长期间歇治疗
临床症状
腰臀部疼痛、晨僵
好发人群
女性群体、有家族疾病史者、中老年人
常用药物
阿司匹林、泼尼松
常用检查
腰部X线检查、腰部CT检查、腰部核磁共振检查
疾病分类
原发性骶髂关节炎一般与家族遗传因素相关。
继发性骶髂关节炎一般继发于强直性脊柱炎,9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首先表现为骶髂关节炎。
病因
骶髂关节炎与众多因素相关,大部分骶髂关节炎都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原发性与继发性骶髂关节炎的病因大不相同。原发性主要由于遗传等因素引起,继发性的主要是由于其他疾病或代谢因素等引起。
主要病因
原发性骶髂关节炎 本病原因暂不明确,主要与遗传和体质因素相关,多见于中老年人。
继发性骶髂关节炎继发性骶髂关节炎的病因主要有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疾病,还包括软骨营养、代谢异常;生物力学应力平衡失调;生物化学的改变;酶对软骨基质的异常降解作用;累积性微小创伤;肥胖、关节负载增加等。
诱发因素
臀部摔伤重力作用向下摔伤导致臀部受力,骶髂关节受到外力损伤,容易诱发炎症。
肌腱端炎附着于骶髂关节处的关节囊、韧带、肌腱发生炎症,容易导致骶髂关节炎。
妊娠妊娠期间相较于平时负重,更容易诱发骶髂关节炎。
长期不良姿势长期跷二郎腿等不良坐姿,更容易诱发骶髂关节炎。
急性腰扭伤当弯腰提重物或者体位突然变换时,骶骼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受损,容易诱发骶髂关节炎。
药物因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软骨病变,可能累及骶髂关节,从而诱发骶髂关节炎。
流行病学
骶髂关节炎是一种常见骨科疾病,患病率逐年提升,有家族遗传疾病史的人发病率较高。
好发人群
女性群体骶髂关节炎一般多好发于女性。
有家族遗传病史者有家族疾病史的人,患有骶髂关节炎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强直性脊柱炎的人群比正常人更易患有骶髂关节炎。
中老年人本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
症状
骶髂关节炎通常起病隐匿,是慢性病程,主要表现在腰部及以下部位的疼痛,少数患者也会有腿部疼痛,逐步可发展为活动障碍。
典型症状
疼痛炎症可波及背部、腰骶部,从而引起背部疼痛以及腰臀部疼痛,部分患者疾病进展可出现腿部疼痛。
晨僵晨起后会出现关节僵硬,一般活动后僵硬症状可以缓解。
活动受限骶髂关节炎长期反复发作,关节受到磨损,极易出现活动受限,长期健侧负重可出现身体偏斜。
其他症状
部分继发性骶髂关节炎患者可出现原发疾病的症状,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发热等症状,化脓性关节炎患者可能出现嗜睡、昏迷等症状。
并发症
骨性关节炎骶髂关节炎发作时炎症累及,易发展为骨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是强直性脊柱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因此骶髂关节炎发作时极易发展为强直性脊柱炎。
关节畸形骶髂关节炎长期反复发作,关节磨损严重,极易并发关节畸形。
失眠骶髂关节炎患者出现疼痛症状时,一般难以入睡,容易并发失眠。
就医
骶髂关节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极其重要,尤其对于既往有外伤史、骨折的患者,要定期进行X线检查。对于有疑似骶髂关节炎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就医指征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重视体检中的X线检查,一旦体检中出现X线异常,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腰部活动异常,并出现疼痛、僵直等症状,高度怀疑骶髂关节炎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骶髂关节炎的患者,若出现发热、不能活动等,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患者考虑去骨科或者风湿免疫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出现症状多久了?
有没有家族遗传病史?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背部疼痛、臀部、腿部疼痛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晨僵、腰部活动受限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医生进行骶髂关节部的体格检查,检查是否有畸形、压痛、叩击痛等。通过骨盆挤压分离试验检查骶髂关节是否有炎症反应,“4”字试验一般可出现阳性反应。
X线检查骶髂关节炎具有典型的X线表现,椎体因为炎症和增生由正常的凹形变成方形,上下相连椎体之间连成骨桥,形成“竹节样改变”。
HLA-B27检查90%以上的骶髂关节炎患者HLA-B27检查为阳性。
CT检查如果病变处于早期,标准的X线检查显示骶髂关节正常或可疑者,CT可增加其敏感度。
核磁共振检查能显示骶髂关节炎软骨病变,敏感性比X线、CT高,分辨率高,层面无干扰,能清晰显示关节间隙,便于测量。
诊断标准
有背部疼痛、腰或腿部疼痛等症状。
HLA-B27检查为阳性。
“4”字检查、骨盆分离试验为阳性。
影像学检查显示椎体由正常的凹形变成方形,上下相连椎体之间连成骨桥,形成“竹节样改变”。
体格检查骶髂关节处有压痛、叩击痛。
鉴别诊断
关节发育不良关节发育不良时,易引发腰部不适、疼痛等表现,但是通常发病较早,通过影像学检查可鉴别。
耻骨炎耻骨炎通常是慢性和逐步发病的过程,病人典型表现是耻骨联合区域的慢性疼痛,常常出现下肢的放射痛,症状和骶髂关节炎类似,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相鉴别。
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年人多发,出腰部疼痛外,可出现下肢的放射痛,症状和骶髂关节炎类似,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相鉴别。
治疗
骶髂关节炎治疗目的是控制炎症、减轻疼痛、延缓病情的进展,可以加强锻炼,以保持关节功能、防止关节畸形,还应对患者进行教育,并进行运动疗法、理疗、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
治疗周期
骶髂关节炎需长期间歇性治疗。
一般治疗
对患者进行教育,消除恐惧心理,坚持正规治疗。注意立、坐、卧应采取正确姿势,睡硬板床,做深呼吸运动以维持正常的胸廓扩展度,但应避免多负重和剧烈运动。
急症治疗
骶髂关节炎出现剧烈疼痛和活动障碍时,应该采用积极的镇痛治疗,需要绝对卧床休息。
化脓性骶髂关节炎患者起病比较急骤,应该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退热、镇痛治疗。
药物治疗
非甾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减轻疼痛、抗炎及增加关节活动范围,但应避免同时服用两种以上的非甾类抗炎药。该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溃疡、出血、肝肾损害,及水钠潴留引起的头痛、水肿、高血压等。
泼尼松用于少数患者应用大剂量非甾类抗炎药不能控制症状者,可短期使用。顽固性骶髂关节痛的患者,可在CT引导下于骶髂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效果较好。
抗生素对于有化脓性改变的患者,可应急使用抗生素治疗,前期可根据医生经验用药,培养结果回复后,更改用药。
软骨保护剂常见药物是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等,可以缓解疼痛,延缓软骨退变。
手术治疗
有髋关节僵硬和脊柱严重畸形的患者可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如全髋置换术以及骶髂关节融合术,全髋置换术是最有效的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活动度和恢复正常生活的手术方法。
物理治疗
可通过物理治疗,如超短波、脉冲磁疗、中频脉冲等减轻疼痛症状。
预后
骶髂关节炎如为顽固性骶髂关节炎,一般预后较差,但各型之间也有差异。原发性骶髂关节炎是退行性病变,一般不能根治,继发性骶髂关节炎可通过治疗原发疾病,来控制骶髂关节炎的病情变化。
能否治愈
骶骼关节炎通常难以完全治愈。
能活多久
骶髂关节炎及时治疗,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复诊
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定期复查,如出现剧烈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复诊,行X线等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饮食
骶髂关节炎患者可正常饮食,多进食清淡食物,多进食水果、蔬菜,保持自身营养状况良好。
饮食调理
宜进食富含维生素、钙类的食物,如苹果、虾类等食物。
根据症状调整饮食,肥胖患者应注意减少热量并减缓进食速度。合并痛风患者,应注意低嘌呤饮食,如减少进食海鲜类等食物,并减少酒类的饮用。
护理
骶髂关节炎患者的护理以保护骶髂关节为主,还需避免外伤、过度劳累、累积性损伤等,以免加重病情。
日常护理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鼓励锻炼身体,均衡饮食,增强自身免疫力。
注意避免臀部、腰部外伤。
注意日常坐姿、睡姿等,注意避免长期负重、劳累。
可适当睡硬板床,以减少腰部劳损。
心理护理
家人要开导患者,使其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心理负担引起精神疾病。
特殊注意事项
骶骼关节炎患者如果出现不能活动等其他症状,注意及时就医,以免延误诊治。继发性骶髂关节炎患者应注意原发疾病的治疗,如为自身性免疫疾病引起,注意定期复查,以免反复发病。
预防
骶髂关节炎的病因比较复杂,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
预防措施
避免劳累,适当休息,控制体重,避免造成累积性损伤。
避免臀部、腰部外伤等引起骶髂关节炎症性反应。
适当运动,争取每周至少5天、每天30分钟以上的中等量运动,提高自身抵抗力。
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如必须使用,应注意全身变化情况,定期进行体检。
如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应积极治疗,以免累及骶髂关节。
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久坐和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