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 《康熙字典》539页

拼音:xiē

部首:木

四角码:47984

仓颉:DQHK

86五笔:sdhd

98五笔:sdhd

郑码:FCYG

统一码:6954

总笔画数:13

笔顺:1234111253134

「楔」基本解释

● 楔 xiē ㄒㄧㄝˉ

◎ 填充器物的空隙使其牢固的木橛、木片等:~子。~形文字。

「楔」详细解释◎ 楔 xiē

〈名〉

(1) (形声。从木,契( qì)声。本义:楔子,上粗下锐的小木橛)

(2) 同本义 [wedge]

楔,櫼也。——《说文》

复楔齿缀足。——《礼记•檀弓》

大者以为舟航柱梁,小者以为楫楔。——《淮南子》

(3) 又如:木楔,竹楔

(4) 楔形物 [sth.resembling a wedge]

楔貌如轭上两末。——《仪礼•既夕礼》

(5) 又如:光楔;雷楔

(6) 门两旁的木柱 [door-posts]

枨谓之楔。——《尔雅》。注:「门两旁木。」

词性变化

◎ 楔 xiē

〈动〉

(1) 把楔形物插入或捶打到物体里面 [drive a wedge between;wedge]

楔齿用角柶。——《仪礼•士丧礼》

(2) 又如:楔齿(古时人初死,用柶撑其齿使不闭合,以便于饭含柶礼器);墙上楔个钉子;建筑工人把木隔板楔在顶部的结构上

(3) 安插 [plant]。如:上院楔乎政府与下院之间

(4) 投;发射 [project]。如:楔了一排子手榴弹;楔炮

扫描版:汉字「楔」在《康熙字典》页码:539.013